日本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视频_高h文在线_男男视频网站在线观看_寰宇意思

主題: “中國水電開發調查”之三峽篇
2008-06-02 19:08:50          
功能: [發表文章] [回復] [快速回復] [進入實時在線交流平臺 #1
 
 
頭銜:金融分析師
昵稱:jimmy
發帖數:95
回帖數:311
可用積分數:1341358
注冊日期:2008-03-16
最后登陸:2024-12-24
主題:“中國水電開發調查”之三峽篇

[B] 三峽夢圓[/B]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B]“中國水電開發調查”之三峽篇[/B]


三峽夢圓


彭源長


七月巴蜀,暴雨連天。17日至21日,重慶竟遭遇115年來最大降水。此后川渝降雨仍綿延不絕。
受此影響, 2007年長江最大一次洪峰形成。7月30日上午8時,三峽入庫流量達到51000立方米每秒,并仍在迅速增加,嚴重威脅下游防汛安全。12時,長江防汛總指揮部緊急簽發調度令,要求三峽水庫于即時起,將下泄流量按照48000立方米每秒的標準進行控制。23個小時后,7月31日11時,長江防總又一次簽發調度令,要求三峽水庫按照440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控制下泄水流。三峽水庫削減流量近1萬立方米每秒。
不經意間,三峽工程迎來了又一個意義重大的第一次——2007年7月30日12時,建設14年的三峽工程首次發揮削峰防洪作用。接下來的兩天多的時間里,已能蓄水至156米高程的三峽大壩壩前水位從今年防汛限制水位144米左右上升到146米多。建設中的三峽工程僅動用了68億立方米防洪庫容中的4億多立方米,就降服了2007年長江最大洪峰,大大減輕了中下游的防汛壓力。
與此同時,在大壩背面的廠房中,已投產的16臺世界最大水電機組(70萬千瓦)正滿負荷出力。超過千萬千瓦的發電功率讓還沒有完全建成的三峽電站當仁不讓成為中國第一大電站;超過伊泰普水電站(1260萬千瓦)而成為世界第一大水電站,亦指日可待?!鞍氤善贰钡娜龒{電站已能日產電能2億度以上(以平均每度5毛計算,三峽電日值億元),可以滿足奧運會期間北京全市的用電需求。
這時候,離國人第一次提出建設三峽工程將近百年,離開始建設已經十年有四,離完全建成還有不到兩年。



船閘全貌。




三峽之夢,百年一夢


從重慶順江而下,進瞿塘、過巫峽、出西陵峽,長江便掙脫中華西部重重大山的羈絆,一頭扎進江漢平原?!皟砂对陈曁洳蛔?,輕舟已過萬重山?!遍L江從此進入中下游的輕松之旅。
三峽,作為長江旅程中最重要的關口,注定是一個象征意味濃重的符號,歷來是文人騷客詠懷的對象。近代以來,它更有了新的承載,三峽開始進入革命家和工程家的視野。
20世紀初,西學東漸,現代科技和工程技術進入國人視野。不久,1912年,中國人在云南螳螂溪成功修建第一座水電站石龍壩水電站。雖然只有區區數百千瓦發電能力,卻為昆明市民送來了第一縷現代工業之光。不久,一個更宏偉的水力利用設想誕生——1917年,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最早提出建設三峽工程的設想,稱“自宜昌而上,入峽行,約一百英里而達四川之低地……兩岸巖石束江,使窄且深……改良此上游一段,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力?!?
此后,1932年,國民政府為開發三峽水力資源進行了第一次勘測和設計工作。1944年,美國墾務局設計總工程師薩凡奇到三峽實地勘查后,提出了《揚子江三峽計劃初步報告》,即著名的"薩凡奇計劃"。旋即,面臨崩潰的國民政府中止了三峽水力發電計劃的實施。美國墾務局工程師福斯脫在寫給中國同事的信中說:"偉大如三峽計劃,中國自不能久置不問,相信于不久之將來,定有興工之一日。"當時中國一位工程師也曾動情地說:"我不希望僅是一個夢——理想的天國,總有一天會在地上實現。"
1949年,中國歷史翻開新的一頁。就在這一年,長江流域遭遇大洪水,荊江大堤險象環生。長江中下游特別是荊江河段的防洪問題,從新中國成立伊始就引起了重視。1953年,毛澤東主席在聽取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修建水庫規劃的介紹時,希望在三峽修建水庫,"畢其功于一役"。他指著地圖上的三峽說:"為什么不在這個總口子上卡起來?"就在第二年,1954年,長江流域發生了20世紀以來的最大洪水,江漢平原、洞庭湖區損失慘重。這次大水再次警示:消除中下游嚴重洪水災害的威脅乃是治理長江首要而緊迫的任務。
1956年,毛主席在暢游長江后寫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的著名詩句。但是那個時候,中國還沒有將夢想變成現實的能力。此后,中國修建了一批水利水電工程,積累了經驗和實力。特別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修建成功了三峽工程的配套工程葛洲壩工程。1980年,鄧小平從重慶乘船考察長江及三斗坪壩址。兩年后,他在聽取有關三峽工程的匯報時果斷表態:"看準了就下決心,不要動搖。"此后,三峽工程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論證。1989年,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重新編制了《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可行性研究報告》,認為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
1991年8月,國務院三峽工程審查委員會通過了可行性研究報告,報請國務院審批,并提請第七屆全國人大審議。1992年4月3日,七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
19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此后工程建設捷報頻傳。1997年大江截流。又經過5年建設,2002年,全長1.6公里的三峽二期大壩全線封頂,整段大壩都升高到海拔185米設計壩頂高程;緊接著,導流明渠成功截流、雙線五級船閘建成。2003年6月1日,三峽工程正式下閘蓄水,初期蓄水至135高程,船閘試通航成功,二期工程基本完成,轉入三期建設。2003年7月10日,三峽電站首臺機組并網發電。2005年,三峽左岸電站9號機組并網發電,三峽左岸電站14臺70萬千瓦發電機組提前一年建成投產。2006年5月20日,三峽大壩全線建成,達到海拔185米設計高程;10月底,三峽水庫蓄水至156米高程。2007年6月,三峽工程右岸電站首臺機組正式并網發電,投入運營,三峽電站總裝機突破1000萬千瓦。2007年7月30日,三峽大壩第一次攔洪削峰,正式發揮防洪作用。
百年夢想,十余載建設,三峽初長成。


超級工程,超級效益


這是一個世所罕見的巨型水電工程——
三峽水庫總庫容393億立方米,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水庫調洪可消減洪峰流量達每秒2.7-3.3萬立方米,能有效控制長江上游洪水,保護長江中下游荊江地區1500萬人口、2300萬畝土地,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為顯著的水利工程;
三峽水電站總裝機182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847億千瓦時,是世界上最大的電站;
三峽大壩壩軸線全長2309.47米,水電站機組70萬千瓦×26臺,雙線5級船閘+升船機,無論單項、總體都是世界上建筑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峽工程主體建筑物土石方挖填量約1.34億立方米,混凝土澆筑量2794萬立方米,鋼筋制安46.30萬噸,金結制安25.65萬噸,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
工程初步設計靜態總投資為900.9億元(按1993年5月末的物價水平測算),建設總工期17年,舉國關注,舉世聞名。
這是一個世界水電建設史上的奇跡——
三峽工程是世界上施工難度最大的水利工程。2000年混凝土澆筑量為548.17萬立方米,月澆筑量最高達55萬立方米,建設者創造了混凝土澆筑的世界記錄;
工程截流流量9010立方米/秒,施工導流最大洪峰流量79000立方米/秒,建設者完成了水利工程史上施工期流量最大的截流;
三峽工程泄洪閘最大泄洪能力10.25萬立方米/秒,建設者修建了世界上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閘;
三峽工程的雙線五級、總水頭113米的船閘,建設者建造了世界上級數最多、總水頭最高的內河船閘;
三峽工程升船機的有效尺寸為120×18×3.5米,最大升程113米,船箱帶水重量達11800噸,過船噸位3000噸,建設者將建造世界上規模最大、難度最高的升船機;
三峽工程水庫動態移民最終可達113萬,建設者正在進行世界上水庫移民最多、工作也最為艱巨的移民建設工程;
……
在許多設計指標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紀錄的情況下,三峽工程進度完全按照計劃實現各項目標,到今年5月底,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量已超過1647億千瓦時。我國水電開發建設水平走到世界前列。
在無數的世界之最中,三峽工程的防洪能力、發電能力、通航效益最為世人所看重。
興建三峽工程的首要目標是防洪。三峽水利樞紐可有效地控制長江上游洪水。經三峽水庫調蓄,可使荊江河段防洪標準由現在的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或類似于1870年曾發生過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荊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運用,防止荊江河段兩岸發生干堤潰決的毀滅性災害,減輕中下游洪災損失和對武漢市的洪水威脅,并可為洞庭湖區的治理創造條件。
三峽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847億千瓦時。相當于10座大亞灣核電站或18座100萬千瓦的大型火電站,每年可減少開采5000萬噸煤,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億噸,二氧化硫100萬噸,以及大量廢水廢渣。三峽處在負荷中心,建成后能夠促進西電東送,以三峽為核心最終實現全國聯網。
三峽水庫將顯著改善宜昌至重慶660公里的長江航道,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港。航道單向年通過能力可由現在的約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運輸成本可降低35-37%。經水庫調節,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從現在的30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使長江中下游枯水季航運條件也得到較大的改善。航運成本降低,對開發大西南,對長江上游的重工業、物流業、采礦業等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更不可忽視的是三峽工程對社會和宏觀經濟層面的深遠影響。 建成后的三峽工程,作為中國的大西南同中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有機聯系的紐帶,以其巨大的綜合效益,必將有力地帶動和促進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和騰飛。這對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提高綜合國力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水庫淹沒區都是沿江比較貧窮的地區,大量移民資金的投入對這個地區來說是一個新的發展機遇,“開發性移民”方針將促進庫區經濟繁榮。
作為世界最大的水利水電工程,三峽工程不僅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還為世界水利水電技術和有關科技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994年6月,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召開的全球超級工程會議上,三峽工程被列為全球超級工程之一。
從上世紀初設想,到上世紀末建設,再到本世紀建成獲益,一壩連接兩個世紀,連接新舊兩個中國。三峽工程,堪稱中華民族初步復興的標志。


減災強國,科學發展


就像中國第一座水電站石龍壩的建設一樣,三峽工程之夢是與實業救國、興國的理想緊緊連接在一起的。90年前,三峽工程首先出現在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中,實非偶然。
對于積貧積弱的舊中國來說,三峽工程無疑是一個讓人振奮的夢想。但也只能是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比石龍壩美麗得太多,美麗到要近一個世紀后才能實現。
而與石龍壩不同的是,三峽工程夢還承擔著治理水患、興修水利的巨大使命。
一部中華文明史,幾乎就是一部水歷史。一方面,祖先逐水而居,繁衍生息;中華文明因水而光彩奪目。另一方面,水災也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心腹大患。從大禹治水,到2007年迎戰淮河全流域水災,炎黃子孫與水患的斗爭貫穿整個中華文明史。僅20世紀長江就發生了五次大洪水。1931年死亡14.5萬人,1935年死亡14.2萬人,1949年死亡5699人,1954年死亡33169人,京廣鐵路不能通車達100天。1998年更是發生全流域性洪水,全民迎戰,仍造成重大損失。
可以說,正是1949年和1954年兩次大洪水,促使新中國領導人決定上馬三峽工程。三峽大壩不但是中國人歷史的選擇,也是中國人現實的選擇。除弊興利,救國興邦,以三峽工程為代表的中國水利水電歷來與民族命運緊密相連,肩負神圣使命。為了這個美麗的夢想,百萬三峽移民為此作出了可歌可泣的重大貢獻。三峽工程也得以以其世界第一的規模,在中華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寫上濃重的一筆。
三峽工程除了舉世無雙的規模外,還有兩點讓世人印象深刻:一是三峽工程大論證;二是由全國最高權力機關投票決定工程是否上馬。
1992年4月3日,人民大會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七屆五次會議上,一場罕見的投票正在進行。下午3時許,大會宣布投票結果:出席會議的代表2633人,贊成票1767票,反對票,177票,棄權票664票,未投票25票。在一片掌聲中,全國人大通過了《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中國將建設三峽工程的消息立即傳遍全世界。
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來決定一個工程是否上馬,這在中國還是極其少見的事情。大型工程建設的民主決策,三峽工程首開其端。
當人民代表們掌聲響起的時候,離三峽工程的提出已經過去75年。期間三峽工程經歷了無數大大小小的論證。如果說在舊中國和新中國建國初期,中國尚不具備建設三峽工程的技術條件和國力,那么,改革開放后三峽工程一直被延宕到九十年代才得以開工,則充分體現了三峽工程決策上的民主性和科學性。
1986年3月,鄧小平接見美國《中報》董事長傅朝樞時表示:對興建三峽工程這樣關系千秋萬代的大事,中國政府一定會周密考慮,有了一個好處最大、壞處最小的方案時,才會決定開工,是決不會草率從事的。鑒于社會各界人士對三峽工程的興建有不同意見,1986年6月,中央和國務院決定進一步擴大論證,并成立國務院三峽工程審查委員會,負責審查新編報告,再經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批準,最后交全國人大代表會議審議。
隨即,水利電力部成立三峽工程論證領導小組,在領導小組下設地質地震、水文、防洪、泥沙、移民、生態與環境、綜合經濟評價等14個專家組,聘請412位專家,進行了長達兩年八個月的論證。其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資料之豐富,世所罕見。對于移民和生態環境等敏感問題,論證結論毫不諱言:“關于移民和生態環境,是興建三峽工程中最關鍵和最困難的問題,移民安置任務艱巨,但有解決途徑,工程越早建對移民工作越有利。三峽工程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既有有利影響,也有不利影響,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重視,認真對待?!?br /> 潘家錚院士曾說,對三峽工程貢獻最大的,是那些反對三峽工程的人。正是反對聲音的自由表達,和中央慎重決策的科學態度,讓三峽工程論證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有機會走向一個前無古人的高峰。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公司總原經理陸佑楣曾總結:科學是三峽工程的基本品質。他認為,到目前為止,三峽工程是安全可靠的,是有利于環境保護的。它本身不產生污染,通過替代煤炭,還減少溫室效應和酸雨的形成。同時,三峽工程的修建引起了大家對環境的重視,國家也加大了這方面的投資,上游地區的污水排放、垃圾處理等問題被提上了議事日程,這有助于改善整個環境。
針對三峽庫區出現的一些生態問題,在最近舉行的“三峽工程建成后對長江中游的影響”專題論壇上,水利專家們表示:三峽庫區的自然災害不能完全歸咎于三峽工程的影響,三峽工程的建設反而改善了長江流域總體生態環境。水利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韓其為說,長江流域出現的生態問題早已有之,比如白鰭豚功能性滅絕的問題,三峽工程修建以前就已經出現,這是整個流域生態失衡后引起的惡果,不能歸咎于三峽工程。他說,在發揮重大防洪效益的同時,三峽工程也造成了部分地方長江河岸崩塌,誘發了一些區域性地質災害。但這都是一些局部的問題,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解決。
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伴隨人類整個歷史的問題。三峽工程生態環境問題和三峽工程一樣不可避免。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三峽工程的建設為我們深入思考這些問題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樣本和平臺。在對水電開發的持續爭論和思考中,科學發展觀得以迅速在水電開發領域深入人心。
目前,中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提出在做好移民和保護生態的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水電科學開發的接力棒正從三峽傳給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瀾滄江、黃河上游和怒江等流域,水電開發在向縱深推進。最近發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了宏偉的水電開發目標:到2010年全國水電裝機容量達到1.9億千瓦,到2020年則達到3億千瓦。這必將為全世界節能減排貢獻巨大力量,也必將為中華民族復興提供源源動力。
在三峽工程身上,不但有中國人的救亡夢、圖強夢,還有科學發展夢。



泄洪全貌。


記者手記


三峽大壩之福


彭源長


就在三峽工程開始發揮防洪、發電效益的時候,8月29日,《華爾街日報》刊登普利策新聞獎得主Shai Oster采寫的報道《三峽大壩之憂》,連日來高居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站“熱門文章排行榜”榜首。
報道的核心內容是“中國最引以為豪的建筑奇跡──三峽大壩正面臨著山體滑坡和水污染等始料未及的問題”,結論為“從三峽大壩暴露出來的問題可以看出,一方面,中國這個正迅速向工業化邁進的國家急于擺脫自然界的束縛,而另一方面,它為此努力的結果卻是適得其反?!蔽恼碌恼摀侨龒{庫區幾起滑坡事件和長江水污染狀況。(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站)
短短幾天,百度“三峽大壩之憂”,即有數萬個相關頁面。
普利策新聞獎挺有名,《華爾街日報》名頭也不小,但是,這次,他們是都錯了。
且不論滑坡是否僅因為三峽,長江水污染是否由于三峽,單是“始料未及” (unforeseen problems)和“適得其反”(worsen the problem)這兩個詞,就讓人懷疑這個報道是否遵循了新聞的基本原則——“客觀真實”。事實上,“山體滑坡”和“水污染”不但不是“始料未及”的問題,反而一直是三峽論證和建設中最為關注的問題,從一開始就提上重要議事日程;至于“努力的結果卻是適得其反”的斷言更是無從談起。三峽工程尚未建成,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和有利影響均還未到作判斷的時候,“適得其反”從何談起?尚未建成就已發揮巨大的防洪和發電效益,“適得其反”從何談起?建成后將有效緩解長江中下游的的防洪壓力,而且每年可以替代發電原煤50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上億噸,讓地球另一面的美國人都能受惠,“適得其反” 從何說起?
任何一個人類工程都會影響生態環境,美國胡佛大壩如此,中國三峽工程也不例外。所以,我們愿意相信報道是善意的提醒。事實上,建設者對此一直高度重視,做了深入論證,采取了多種措施,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也因此,水電開發的科學程度得到不斷提高。正如一個讀者評論“大壩的出現必然導致三峽環境的改變,隨之而來的將是一系列生態問題。我們現在所討論的不是該如何去批評,而是要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它,解決它。畢竟三峽為我們做出了巨大貢獻,當你在分享電力為我們帶來的喜悅的同時,也應該去感謝它。凡事有利則有弊。相信祖國,相信人民,一定會本著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原則處理好!”(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站)
不只是防洪和發電,三峽大壩也促使我們對如何科學發展進行深入思考。無論如何,這應該是我們和三峽大壩難得的福分。








【免責聲明】上海大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僅合法經營金融島網絡平臺,從未開展任何咨詢、委托理財業務。任何人的文章、言論僅代表其本人觀點,與金融島無關。金融島對任何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其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確或暗示的保證。股市有風險,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相應責任。
 

結構注釋

 
 提示:可按 Ctrl + 回車鍵(ENTER) 快速提交
當前 1/1 頁: 1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