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頭銜:金融島總管理員 |
昵稱:大牛股 |
發帖數:112457 |
回帖數:21857 |
可用積分數:99734450 |
注冊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陸:2024-12-20 |
|
主題:專家說月入3000元就算中等收入人群 究竟應該怎么分?
紅星資本局6月19日消息,近日,有消息稱,據專家最新測算,每個月3000元左右的收入,基本上就可以達到中等收入群體的標準。
隨后,該話題引起廣泛討論。不少網友認為這一標準過低,與體感差異較大。
6月19日,紅星資本局查閱《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后發現,國家統計局將全國居民收入五等份分組,而去年中間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約為2550元。
“中間收入組”和“中等收入群體”是一個概念嗎?我國又是如何劃分中等收入人群的呢?
去年中間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月收入2550元
近日,浙江大學資深教授、共享與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實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按絕對標準,根據我們的測量,2022年我們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大概達到了4.6億人左右。平均到一個人身上,每個月3000元左右的收入,基本上就可以達到中等收入群體的標準。”
但同時李實也說明,“中等收入群體的標準只考慮收入,這個群體內部,有人可能收入高日子過得很舒服;有人可能剛剛越過這個標準的門檻,日子過得還是很艱難,完全有可能。即使在發達國家,絕大部分人都不認為自己是中等收入群體。”
月入3000元就可被稱為中等收入人群?
6月19日,紅星資本局查閱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下稱《公報》)后注意到,2022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增長5.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9%。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1370元,增長4.7%。
另外,國家統計局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即將所有調查戶按人均收入水平從低到高順序排列,平均分為五個等份,處于最低20%的收入家庭為低收入組,依此類推依次為中間偏下收入組、中間收入組、中間偏上收入組、高收入組。
按此劃分,2022年全年,我國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8601元,中間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9303元,中間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0598元,中間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47397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90116元。
以此計算,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約為717元,中間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約為1609元,中間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約為2550元,中間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約為3950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約為7510元。
圖片 《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配圖,源自國家統計局官網
那么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可以代表居民中等收入嗎?中等收入人群和中間收入組是一個意思嗎?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其實關于中等收入人群的標準到底是什么,已爭議多年。
2019年1月,國家統計局公布《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下稱《時間調查》),在對此調查的解讀中,國家統計局對中等收入群體給出了一個定義:中等收入群體是指調查對象月收入在2000-5000元的群體。月入2000元即可算作中等收入,這一標準在網友中引發熱議,部分網友質疑標準過低。
隨后,國家統計局對此澄清:中等收入組≠中等收入群體,月入2000-5000并非“中等收入群體”。這次調查結果中提到的“中等收入群體”這個名詞,與一般意義上的收入群體劃分標準沒有關系,調查中使用的“中等收入群體”實際上是“中間收入組”的概念,這種劃分方法在調查中很常見。
也就是說,不管是在《公報》里,還是在《時間調查》里,統計學意義上的“中間收入組”“中等收入群體”的名詞概念,都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理解的中等收入人群不同,自然也不是月入2000-5000元的群體。
那么通常我們理解的中等收入人群到底指哪些人呢?
我國中等收入人群:家庭年收入在10萬-50萬元
事實上,有關中等收入群體的界定是一個學術性較強的問題,目前仍存在一定的爭議,流行的界定方法有絕對標準和相對標準。
所謂“絕對標準”是指采用收入或支出等客觀指標界定中等收入群體。目前,我國采用的也是這種標準。
據北京商報報道,2020年的《社會藍皮書:2020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中,將中等收入人群定義為:家庭年收入在10萬-50萬元。并按該標準測算,2018年我國中等收入群體約占總人口的28%,約4億人,而這一數據也被廣泛使用。
圖片 《社會藍皮書:2020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封面圖
李實所發表的“月入3000元即可算中等收入人群”即是由此得出。他表示,“按照三口之家年收入10萬元的下限來算,意味著一個人年收入大概是3.3萬元,平均到每個月,就是3000元左右的收入,基本上就可以達到中等收入群體的標準。”
另外,與“絕對標準”相對應的“相對標準”,則是以中位數收入為中心,通過設定上下浮動的比例,對中等收入群體邊界的上下限進行界定。
李實也在采訪中表示,“比如說像歐盟的一些國家,他們是根據歐盟國家收入中位數的60%作為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下限,用中位數的200%作為上限,如果你的收入正好是在中位數收入的60%-200%之間,你就算中等收入人群。”
李實認為,按照相對標準劃分出來的中等收入人群規模,基本上不會隨著經濟增長、收入提高而有所提高。因為收入的提高就意味著中位數也在提高,中位數提高了以后,用這個標準劃分出來的人群基本上還是這個人群,不會有所增加。但是,用絕對標準劃分出來的中等收入人群的規模,會隨著經濟發展、收入提高而不斷擴大。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教授在此前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國中等收入人口超過4億人,占總人口數比重超30%,已經形成了一個“啞鈴形”人口收入結構。
橢圓形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意指相對于收入大的群體、收入較小的群體而言,中等收入群體的比重是最大的,也就是說群體的收入差距較小,這樣社會就相對最理想。
洪濤認為,雖然我國已經是“啞鈴形”結構,但相對而言,中等收入人群所占的比例仍然不高,高收入群體和低收入群體仍然占比較大。“橢圓形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意指相對于收入大的群體、收入較小的群體而言,中等收入群體的比重是最大的,也就是說群體的收入差距較小,這樣社會就相對最理想。因此,就我國而言,中等收入群體應該越大越好,超過30%甚至更大一些就更好。”
【免責聲明】上海大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僅合法經營金融島網絡平臺,從未開展任何咨詢、委托理財業務。任何人的文章、言論僅代表其本人觀點,與金融島無關。金融島對任何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其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確或暗示的保證。股市有風險,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相應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