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頭銜:金融島總管理員 |
昵稱:大牛股 |
發帖數:112459 |
回帖數:21859 |
可用積分數:99737015 |
注冊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陸:2024-12-25 |
|
主題:微信、支付寶可以信用卡取現了!年利率超過18%?
近日,支付寶“借唄”板塊新增信用卡取現功能一事引發熱議。
據悉,支付寶、微信與部分銀行合作上線了“信用卡取現”功能,目前正在小范圍向用戶開放測試。21世紀經濟報道以“信用卡取現”在支付寶搜索,并進入小程序后顯示,“很抱歉,服務暫未開放到你。”
被授權的用戶信息顯示,目前包括光大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的信用卡可在支付寶渠道取現。其中一家銀行信用卡業務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該功能還在試運行階段,市場情況、客戶體驗情況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對于支付寶、微信的“信用卡取現”功能,市場評價褒貶不一:
支持者認為,“信用卡取現”是信用卡的基本功能之一,這只是給信用卡持有者增加了一個取現渠道而已,而且比以前方便了一些;
反對者認為,“信用卡取現”類似于平臺的消費貸款產品,會進一步推動部分信用卡持有者尤其是年輕群體超前消費,增加生活負擔。
圖片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少部分用戶有“信用卡取現”功能頁面展示的,暫未開放服務的銀行信用卡后方“敬請期待”字樣,有銀行信用卡業務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該行未與支付寶開展相關合作,“敬請期待”并不是“我們的合作在路上的意思”,有一些誤導。
免收手續費
據北京商報,除了支付寶外,微信也面向用戶展示了部分銀行的取現入口,在信用卡還款操作頁面,即可查看并進行取現。在銀行App等自營渠道中,也能找到信用卡取現入口。
目前,微信、支付寶對信用卡取現免收手續費,計息方式也與銀行自有渠道基本一致,但具體審批工作仍由銀行完成。
圖片 圖源:北京商報
記者獲得的微信和支付寶相關服務協議顯示,上述取現服務實際上由銀行提供,額度和利率都由銀行審核決定,互聯網平臺不額外收取任何費用。服務協議同時顯示,持卡人可在發卡機構給予的取現額度內使用信用卡取現服務,可選擇“單月還”和“分月還”兩種類型。
從綁定的信用卡取出的資金,只能提現到持卡人本人綁定的銀行借記卡。這意味著,取現資金用途會按照銀行的資金管控要求進行。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說,通常信用卡取現上限金額為總授信額度的50%。因此,信用卡取現的需求場景和“借唄”等消費信貸產品非常相似。
據第一財經,“信用卡取現,實際上是之前一直存在的一項功能,只不過之前更多的在ATM機和銀行線上APP上運行,互聯網平臺上線這個新功能,本質是幫助信用卡取現實現線上化輔助方式,提供流量和購買渠道。”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也對記者稱。
對于互聯網平臺而言,這不僅豐富了自身產品體系,增加了產品多樣性,而且也有利于用戶粘性的提高,帶動收入增加;對于銀行來說,相當于增加了一大渠道。“原來這種渠道都是銀行自營,現在增加了互聯網渠道,有利于提高營銷辦理機會。”一位城商行股信用卡中心負責人對記者稱。
是否合規?
預借現金年化利率18.25%
2016年,央行曾發布過《關于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該文件明確,信用卡預借現金業務包括現金提取、現金轉賬和現金充值。
其中,現金提取,是指持卡人通過柜面和自動柜員機(ATM)等自助機具,以現鈔形式獲得信用卡預借現金額度內資金;現金轉賬,是指持卡人將信用卡預借現金額度內資金劃轉到本人銀行結算賬戶;現金充值,是指持卡人將信用卡預借現金額度內資金劃轉到本人在非銀行支付機構開立的支付賬戶。
文件規定,持卡人通過ATM等自助機具辦理現金提取業務,每卡每日累計不得超過人民幣1萬元;持卡人通過柜面辦理現金提取業務、通過各類渠道辦理現金轉賬業務的每卡每日限額,由發卡機構與持卡人通過協議約定;發卡機構可自主確定是否提供現金充值服務,并與持卡人協議約定每卡每日限額。發卡機構不得將持卡人信用卡預借現金額度內資金劃轉至其他信用卡,以及非持卡人的銀行結算賬戶或支付賬戶。
“允許向本人銀行結算賬戶、本人支付賬戶辦理現金轉賬、現金充值,發卡機構應基于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開展相關業務。”央行還表示。
可以看到,信用卡預借現金業務以“取現”方式不同,對應不同的名稱。
以某銀行為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該行信用卡APP搜索“取現”,可以進入取現頁面。頁面介紹,預借現金手續費為每筆預借現金交易額的1%,最低10元/筆,最高封頂300元/筆,可以享受手續費優惠;預借現金年化利率18.25%,按月計收復息,收款卡片為借記卡,且支持多家銀行。
當前,支付寶“信用卡取現”功能頁面顯示,從綁定的信用卡取出的資金,只能提現到持卡人本人綁定的銀行借記卡;取現服務實際上由銀行提供,額度和利率都由銀行審核決定,互聯網平臺不額外收取任何費用;手續費免除。
從央行上述文件可以看到,事實上,信用卡預借現金還可以充值到非銀行支付機構開立的支付賬戶,對于銀行來說,或還有進一步的創新空間。
信用卡業務縮水
各家積極自救
銀行與支付寶、微信這樣的互聯網平臺合作取現的背后,折射出眼下信用卡業務發展的艱難處境。
據上海證券報,多家上市銀行近日披露2022年半年報時均提到,受諸多因素沖擊,消費恢復不及預期,信用卡業務受到不小的影響,上半年流通戶數和貸款余額增速均為個位數,甚至為負。
例如,轉型零售的郵儲銀行,上半年信用卡信貸余額出現下滑。截至2022年6月末,該行信用卡信貸余額1745.55億元,較上年末下降0.18%。
在信用卡業務收縮的態勢之下,資產質量的變化也有隱憂。人民銀行近期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10926.76億元,環比增長7.71%。這意味著,信用卡逾期壓力正在加大。
實際上,前述上市銀行上半年信用卡不良率均有抬頭。平安銀行稱,為強化風控,已大幅收緊了信用卡的準入門檻和額度管理。
今年7月信用卡新規實施后,銀行加強對信用卡業務的整頓工作,一方面限制交易行為,另一方面清理“睡眠卡”,信用卡規模擴張階段已經結束。
在此背景下,部分銀行與用戶數均超過10億的互聯網平臺合作試水線上取現功能,自然被業內視為提升其自身用戶對信用卡的使用率之舉。
“對于銀行來說,信用卡取現多了一個大入口,有利于提升用戶的活躍度和業務量。”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認為。
【免責聲明】上海大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僅合法經營金融島網絡平臺,從未開展任何咨詢、委托理財業務。任何人的文章、言論僅代表其本人觀點,與金融島無關。金融島對任何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其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確或暗示的保證。股市有風險,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相應責任。
|